close

  近日,太原市並州路小學為20多名在該校就讀的農民工子女,每人購買了一套防寒的棉衣絨帽,讓這些“小候鳥”們感受到和城裡孩子一樣的溫暖。
  據悉,並州路小學自從2004年被太原市指定為定點接收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學校後,就發起了每逢新年“幫農民工子女穿新衣”活動。如今,農民工子女這一群體已經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愛,他們的受教育問題更是被多方關註。
  農民工是現代城市的建設者,其子女的教育問題關乎農民工家庭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質,關係到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問題。
  2004年,太原市規定對持有暫住證、就業證、婚育證、學籍證明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,實行就近入學,享受本市市民子女的同等待遇。後來相繼又免除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和借讀費,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把孩子帶到自己打工的太原市讀書。
  僅僅有學上就能解決一起難題了嗎?其實,農民工子女“有學上”的問題目前已經轉變為如何“上好學”的問題了。
  據瞭解,農民工子女入學後,其教育質量、學籍管理、安全問題等,也日漸成為困擾著學校和老師的新問題。
  例如,公立學校在教學資源和水平方面有許多優勢,農民工子女大量涌入後,很多班級滿員甚至超編,老師的教學負擔沉重,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。
  同時,由於物質基礎、成長經歷、生活環境不同,相較於城市孩子,農民工子女基礎更差、心理更加脆弱,普遍缺乏歸宿感,不願與他人交往,自我封閉現象嚴重,對他們的教育和管理,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心血。
  此外,外來務工人員流動大、隨意性強,過了這個學期到下個學期,一些家長甚至連招呼都不打,就直接帶著孩子“消失”,學校不得不花費心力四處查證。
  此外,假期里,農民工忙於生計疏於監管,即使學校採取了集中教育、發家長信、走訪等方式,孩子安全也存在很大隱患。
  筆者認為,要解決這些難題,消除農民工家庭的後顧之憂,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。如農民工子女入學後,學校、社會應給予持續性的資助、培訓,以及發自內心的尊重、關懷。家長則要以身作則,用正確的人生觀、價值觀引導他們,讓這群“小候鳥”享受公平教育、均衡教育、家庭溫暖,與城市孩子一樣,健康、快樂成長。(葛海霞 王虎/文)  (原標題:共同關愛農民工子女 讓小候鳥飛得更高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yblkluw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